亚洲青年摄影网
亚洲青年摄影网首页 用户中心 上传作品 摄影展 关于我们 English
亚洲青年摄影网
用户控制面板
用户名
密 码
 

历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回顾展(无锡站)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秘书长 姚望先生致欢迎辞 01月17日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解清致欢迎辞 01月17日
中国青年报社长徐文新先生宣布获奖学生名单 01月17日
何委员长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品 01月17日
现场剪彩仪式 01月17日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解海龙先生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01月17日
颁奖现场盛况 01月17日
现场巡展 01月17日

2019年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即日起,第十四届(2019年)“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正式启动,并开始接受海内外学生参赛作品。 “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由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自2006年首届举办后,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共收到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蒙古、日本、越南、尼泊尔、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美国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作品14万余件,评选出获奖作品435件。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中国青年报社

官方网站: 亚洲青年摄影网
中青在线
网络支持平台: 视觉中国500PX
官方微信公号: 守候微光(ID:zqbsyb)

影展主题:“时代”

活动安排

作品征集:2019年6月6日~9月10日。
颁奖典礼:拟于201911在中国成都举办的“2019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公布获奖名单,并举颁奖典礼。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从本届一、二、三等奖作品中选出):颁发荣誉证书1本,奖励价值20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一等奖2名:纪实类、生活方式类各1名,各颁发荣誉证书1本,奖励价值8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二等奖6名:纪实类、生活方式类各3名,各颁发荣誉证书1本,奖励价值3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三等奖14名:纪实类、生活方式类各3名,各颁发荣誉证书1本,奖励价值1000元人民币的奖品。

(奖品不重复发放)


查看详细活动方案

新闻中心
身旁与远方--2018第13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启动! 06月25日
第十二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结果揭晓 10月09日
关于奖品发放的重要通知 12月13日
第十一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获奖名单 10月12日
第十一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10月10日
第十一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将于明日公布 10月09日
“2016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五四青年节正式启动 05月04日
重要通知 03月03日


网友投稿 >> 庐山从游
文章出处: 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 2012/5/31  

庐山从游

      于我而言,庐山并不陌生,也不遥远.一则自己也算是一个九江人,二则十年前与兄长同游过一回。但我并不因此而懈怠,反而对庐山的这次旅行抱有更大的期望,原因颇多就不列举自己知道就罢了。所以用望眼欲穿来形容也毫不显得夸张。

 

      我们此行的时间是五天,而人数近达七十多人,可见时间之充裕队伍之庞大。充裕的时间和庞大的队伍,让人联想起来不免心生激动,心潮澎湃,可谓空前盛况。去发前的准备也显得格外必要,就我个人而言,摄影就是这次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如同有人是去游山涉水,有人去体验生活,也有人去谈情说爱,不管怎么样,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目的。于是,带着些许激动,些许期望和各自的目的,我们上路了…...

 

      在蜿蜒盘曲的环山公路上,云雾环绕,时而清晰时而朦胧,若隐若现,壮观美景尽收眼底。对于生活在北方平原上的同学而言,可谓大开眼界,山高林立,云雾交叉,让人心旷神怡。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此时的美景,对于晕车又恐高的人来说,这哪算得了什么美景,就如同囚车里面的囚徒,命早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好在路程不算长,从南门而上,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我们的宿地。车停马歇,一座三层的小楼房摆在我们眼前,外观没什么特别之处,与乡村的农家小院差不多。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早就想饱餐一顿,还哪管得了那么多。大半天的车马劳累,本应该是酒足饭饱之后,再美美的睡上一觉。回想一下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古今文人墨客都流连忘返之境——庐山,顿时毫无倦意。三两同行,四处游荡,经过美庐别墅,庐山恋影院,一段上坡路,便到了牯岭镇。放眼望去,繁华似锦,各大银行,品牌专卖,娱乐休闲,应有尽有,少了些山中小镇的古朴和宁静,更添加了闹市的喧嚣与浮华。面对此情此景,不看也罢,倒不如回去休息,养精蓄力,待明日游玩各大景区。

 

      等待总是显得那么漫长,苦苦煎熬直到深夜才入睡。凌晨五点便自然而醒。推门望外,一片白茫茫的,也不知吴老先生笔下的天宫亦否如此?早餐之后,按计划是去好汉坡和仙女湖那边。老天似乎在考验我们,出发不久朦胧细雨就相伴左右,寒意四起,五月中旬的天倒像人间三月,甚是清寒。一路走来,衣袜全湿,行至望江亭,雨越下越大。此时,有一部分人妥协了,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回宿地,另一路继续前进,而我选择了前者。回到屋中少许,天空放晴,山中的天气就像一个孩子,十分淘气让人难以琢磨。下午则下了整整一下午的雨,我们大家都窝在一起,有相拥而坐侃大山的,有翘着二郎腿打麻将的,有聚精会神看着电视的,同时还有一些“卧床不起”的,形体各异,倒别有一番趣味。

      时间过半,进山已经是第三天了。早早的就有人起来,备好行装,带足口粮,我们出发了。这次主要是去石门涧,不知道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否是此处。不管与否,一去便知晓。天朗气清,微风迎面吹来,路上游客渐渐多起来。第一个到达的地方名曰:“花径”。白居易曾这样描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惜此时花早已凋落。穿石门而过,登山而上,跋涉数时,到了仙人洞。洞不深不大半圆形,里面供一石像,不知道是何门何派,旁边一木屋名曰:“太上老君殿”。鄙人向来没什么宗教信仰,走马观花,看完即走。常言道无限风光在险峰,迫不及待的我拼命的爬着崎岖的山路,只为一睹庐山风貌。登上峰顶,云海雾松缠绕相伴,悬崖峭壁也让人生畏。层峦叠嶂的云雾,依稀可数的松树,好一个无限风光。片刻,云消雾散,整座山如同刚出浴的美人儿站在你的眼前。山的轮廓清晰可见,皎洁蔚蓝的天空映射着庐山的浩然正气,辐射四方。为何古今名人都不曾忘留下足迹,这也有据可依,有理可循。踱步下山,隐约听见山间流水,水声声声翠耳,环绕相伴。见泉水下流,水流湍急,落差遽然增大,从天而将生成瀑布,原来终于到了石门涧。但李白显然是个吹牛皮的,纵观全景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夸张。或许我们来的不是一个地方,或许历经千年,地质变化,壮观早已不在。令人生恨的倒不在此,而是古今华山一条路,我们必须原路返回。这真令人伤心至极,早已疲惫不堪的我们,就这样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三宝树前。三颗硕大无比的银杏驻立在眼前,最大的达一千六百年之久,枝叶遮天蔽日,树干覆盖厚厚的青苔,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旁边一位游客说:“一千年有什么用难道它会像人一样有感情不成?”导游迅速解释道:“如果说草木无情,那对于银杏来说是不可信的。银杏分为公母,并且两者之间相隔不到三百米,周而复始昼夜相伴,守候它们坚贞的爱情。”第一次听说树有情而且还有这么动人的故事。只不过它们是千年的守候,而我们只是尘世的相随。看一下表已经下午三点多了,爬山可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当我还在脑海中回荡银杏的故事时,眼前此景让我停下脚步,这就是茹林湖。清澈见底的湖水,清晰可见的倒影,天、山、水承相呼应,看似水天相接,又像山水相映。湖心有一小亭,无路可通,只能远远的看着,若想亵玩那只有投湖抱之。静静的坐在桥头,就这样含情脉脉的看着,心无杂念好像与它融为一体。怪不得古人常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喜爱山水并且懂得山水的人必是贤能豁达的人。此刻,太阳渐渐落下,伴着夕阳的余晖,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旅途。

 

  第四日(略)

 

      庐山美景犹在,可惜又到了分离的日子。第五天我们即将返程,清晨早起,收拾行装,午饭过后大家便离开这里。此时,大家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和留恋。汽车轰鸣,我们坐上了回去的车,大家相视而无语,都静静的看着它,还来不及和它告别;来不及跟它说声谢谢;还来不及还有太多的来不及。就这样,我们告别了那山那人那情那景,告别了云海雾松,告别了清泉石涧,告别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回归到尘世的喧嚣,也许这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属,才是我们最终的路。别了,庐山;别了,那些逝去的日子…..

 

 [返回] 
第十四届亚洲大学生摄影展参赛作品

新式草原生活

作者:王佳楠

渔家

作者:王佳楠

海上渔家

作者:王佳楠

时代乡风——君子昭昭

作者:万成

江岸

作者:刘心萌

变换

作者:王佳楠

《城市之窗》

作者:李淑琦

午后

作者:陈巧珍

傍晚的天空

作者:谭一玲

密度

作者:王佳楠

悬崖餐厅

作者:王丽媛

江岸

作者:刘心萌

《渴望》

作者:李淑琦

生活碎片

作者:潘丽芳

我们去蓝梦岛吧

作者:王丽媛

鼓楼夜色下的二八杠自行车

作者:花筝

Beyond

作者:王丽媛

生活碎片

作者:潘丽芳

《劳作的农妇》

作者:李淑琦

江与城6

作者:蔡祉琪

Dream Beach

作者:王丽媛

江与城5

作者:蔡祉琪

何处是家?

作者:潘丽芳

江与城4

作者:蔡祉琪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www.asia-edu.or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59706190 传真:(010)59706618 E-mail: Office@asia-edu.org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05195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41号
时时彩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