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情感 新闻摄影 观念摄影 传播学 戏剧性 超现实
内容摘要:观看王庆松摆拍的摄影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它带有很强的观念性,它是以导演的形式摆布组合拍摄而成的图像,有一部分王庆松自称为其为“新闻摄影”,而非观念摄影,是因为它和一般的观念摄影具有很大不同,它更多的是带有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传统意义的新闻摄影、王庆松摆拍的“新闻摄影”的思想来源及特点的分析,来看他的“新闻摄影”以假胜真的特性。
一、新闻摄影的概念的界定和发展趋向
所谓的新闻摄影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反应的真实,不加干涉的客观现场,为百姓大众所关心或有利害关系的人事动态,这种客观现场同时是人们关心的具有人们道德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图像,代表历史的进程本质性的东西。经得起历史时间长河的考验,反映一种道德理念,说到底是表达民意,不做冷漠的局外人,目的是把最新发生的,众人关心的时间和动态及时传播出去,长远意义上来说是为历史立档留影,整体来讲,他首要的任务是创造新闻文献价值,帮助人民认识客观真相,进而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前进。新闻摄影相对于其它种类它有着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在强大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摄影报道的范围更是有着严格的界定,从事这项行业记者是为政府宣传服务的,一般政府需要反映什么样的事件,他就去拍相关的东西,另一种是当下的新发事件,宣传部门会在允许许可的不触及政治政府的情况下发表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闻摄影更带有一种政府宣传的工具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宽泛,因特网的出现更是使新发事件的传播出现了爆炸性的变革,“新闻”似乎不再是新闻工作记者的专属,更似乎是速度快者为王的时代。新闻也逐渐和传播学混淆。
二,中国新闻摄影的现状 与传播学的混淆
单纯的从工作上来说新闻摄影是采用图像,公正的反映社会,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完整的,新闻摄影更重要的是为人民说实话除了及时报道党和国家政策和先进的典型事例外,还要及时报道民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此监督公职人员和执法机构,以及配合民生需要来介绍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思维。然而当下的新闻摄影,因为专门是为其政府机构服务的,所以报道宣传政府的业绩比比皆是,当然此类新闻也是严格符合政府部门的需要,并且严格符合他们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多数的新闻工作这是为政府方面服务的,所以在反应新闻事件上,所站的立场是政府而非人民百姓。但实际上新闻工作者不是政府的工具,也不单单是个按快门的照相工匠,他不能也不应该是社会事件的局外人和冷漠的记录者,应具有社会和历史的责任感,承担解救社会危机,支援弱势群体的义务与责任。在当下新闻摄影和传播学严重混淆的年代,新闻摄影属于大众传播学的范畴,太多的人只偏重的强调新闻的时效性,而忽略了新闻摄影本质的东西,道德价值。
为什么说王庆松的摆拍“新闻摄影”胜过当下的真正新闻摄影?我们从以下分析:
三,王庆松摄影的特点及他的“新闻摄影”
之所以称他的作品为“新闻摄影”是因为它具有新闻摄影强烈的社会道德性和为人民反映问题。王庆松借用新闻的本质属性作为自己的武器,以一种绣花针似以一种社会能接受的尺度的手段指向病态社会。他的“新闻摄影”实质上是一种带有观念性的重组,摆拍,场面大多是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新闻,但又不是简单的照搬,在带有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之后得重组。这和一些观念摄影艺术家又是不同的,本身观念摄影的产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它的产生并非正统的摄影家所致,也与中国的摄影的实际进程并无一种逻辑上的关系。从宏观意义上来说,观念摄影只能是中国社会本身发展的结果之一。毫无疑问,它与中国的城市开始进入消费社会有关。城市环境本身出现的巨大变化与传播媒介的迅速扩张是促使观念摄影生成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这种情况肯定会使敏锐的艺术家们直觉地认识到构成现实环境的影像的压迫力量并无形中催生一种以自己的影像表现与之对话、对抗的表现冲动。因此与其回避它不如正视它、反制它。王庆松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不例外,母亲不识字,父亲只上过小学,家境贫穷,幼年随父母的工作需要到处流动,小时候的境遇使他的性格变得要强和积极上进,他的绘画经历使他感到失望,不能像自己想的那样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王庆松本身生活在这种眼看着社会有贫穷变得富裕起来,社会的一种快速转变,一种超乎自己想想的速度的变化使他更直观的面对社会,绘画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最初他选择摄影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很不情愿的,在绘画者那些所谓的艺术家眼中看来摄影师很没有技术含量和能力的机器工具而已,客观上来讲由于摄影的普及,摄影对于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有着很深的绘画基础的他而言,用摄影来表达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不受专业身份的束缚。摄影在他们手中只是一种观念的媒介,他并不以此作为自己的身份标志。因此,他拿起照相机的动机反而要比摄影家简单,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没有所谓的摄影到底是什么样,能否这样表达的界定。正如王庆松自己所说:“作为一种现代的记录信息的手段,摄影术比传统的艺术形式更贴近现实。它貌似虚假的现实,正是其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
但在他看来其实质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摄影较之于绘画更加快捷和现实性更强。作为希望自己的思想想法具有普遍的可读性,而非当下的所谓的观念,越是更多的人看不懂才算得上艺术,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更希望自己的图片像看图说话,看得人一目了然,无需你的赘言。“
摄影界的许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与摄影体制的局限而不可能注意到这些问题。试想,总是被名目繁多的摄影比赛牵着走的人哪会有时间去倾听自己的内心。
王庆松所拍的观念摄影——“新闻摄影”是为自己的心声而呐喊,反映的是作者本人自身的主观意识,表达的是自己对深处的社会周遭事物的感触。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拯救或改变眼下的现状。根据现状以一种戏剧化的更直观,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观者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并得以思考。摆拍的“新闻摄影”他是运用手中的相机这个工具,他的所谓“新闻摄影”在记录社会兴趣上确实有相似性,将当下的“热点”,随着社会发展,随之出现的社会问题,拿来重组,事件多取材于当下的新闻照片常表现的东西,在自己的摆布加工下使其带有一种荒诞性与戏剧性,这种荒诞远不是现代主义戈多式的形而上荒诞,而是人在难以摆脱的自我否定中的现实荒诞。还不是那种犀利明晰的反讽,他在很大程度上将反讽与所讽刺的对象相混淆,并且制造了一个精致的观赏化的外观,使图片的新闻性并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追求本质的真实,强调事件的“新鲜”,对当下正常现象的讽刺,通过摆拍复原的一个真实场景,当然在摆拍的设计中他会设计得更有典型的戏剧性
他所摆拍的“新闻摄影”将观念摄影与社会现实的真实完美结合,说真话,传达真情实况,不再是隔靴挠痒,同时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一种对观念性和社会性的真实记录,这种双重记录显然是为了提示出一种历史的相似性。
他又是不同于当下的观念摄影师的,有的一些人更多的围了取悦于西方资本或者更多的是为了金钱的利益而去做迎合西方资本的东西。另外有的人是做的不错,但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内心的自我纠结,患有一种小资似的自我之中,当然其中也有很有道德的人们去表现社会的问题,但美中不足其中抽离的思想只能使非艺术人士敬而远之。但王庆松做到了,他使不同知识背景的和不同国界的人们像看新闻看图片故事一样,看他的图片,根本无需任何的解释。在中过的澳籍影片摄影师杜可风针对自己学说中国话上说过一句话:“你要想使别人喜欢你,你首先得能使他懂你,你能听懂你在说什么。”所以你想使看你图片的人能产生共鸣并进一步去思考和认识,你首先的使看的人懂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将此“史实”以直观的影像呈现给观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摄影更带有观念性,虽然依然是反讽的,但却使主体进入了更黑暗的部分,因此令人恐惧。
摆拍的场景模拟现实但又非现实,你似乎从中看到现实生活的影子的同时又感觉完全不是这样,但有具体找不出哪里是假的,他采用的是一种超现实的方法。场景的选择上采用吸引人们好奇心的物象,比如:夸张的色彩或者是超现实的举止行为等一些不合乎情理的景象。
它不强调模拟的真实,精美的造型,而更多的贴近生活,真假参半的场景加上“隔壁邻居”式的人物,夸张的造型与色彩,看似粗糙的画面给人以真实深刻言简意赅的印象与思考。
在当代新闻媒介虚假无聊的情况下,此类“新闻摄影”直面一针见血的揭露人类所面临问题和当下的处境,以此唤起社会的主义和关注,用王庆松自己的话说他的作品是看图说话。主要的是来源于社会生活。
比如他的《摄影节》,就取材于目前摄影界真实的场景现象摄影者的人体热,,图像中,数以百计百的人各自手持用塑料桶糊制的长焦照相机,在一荒野处煞有介事围着五个扭动肢体的体态臃肿的裸体模特进行摄影人体创作。塑料制品的相机暗指相机本身及摄影本身的廉价,好奇的观者,认真正经的摄影人,这一切都在讽刺着当前的摄影爱好者利用精良的设备,随大流没有思想取向的所谓正统摄影“美”的表达,还自诩为艺术的嘲讽。
《游行》这组作品则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强烈讽刺,光喊口号,表里不一,没有办实事,整幅画面的大字条幅使我们想起满大街的条幅口号,整幅的政策宣传,然而在这背后实则是完全相反的腐败一面。直观的对比,告诉你直观的真实。
如果我们更多的去关心我们存在的社会,关心我们周围的新闻,然后再去读王庆松的“新闻摄影”,那么它的以假胜真的特点,我们能更容易的感受到。
参考书目:
1 《世界摄影史》 顾铮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07/01)
2 《美国新闻摄影教程》 肯尼斯 科布勒著 译者:黄利 (陕西大学出版社: 2006/8/1)
3《观看再观看》鲍昆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9)
4 《摄影鉴赏导论》 杨恩普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
5 《photography》岭南美术出版社第60页 王庆松访谈:我的作品就是看图识字 (2007/1) |